下半年有望对遗存点进行地下勘探,必要时将打“探钩”取证
日前,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柴晓明一行,对佛渡水道、岑山古港遗址、仰天地下木石结构、条帚门国际航道等进行了实地踏访。据悉,此次考察后,若条件允许,国家文物局今年下半年就将对双屿港历史文化遗存点进行地下勘探,必要时打“探钩”取证。
岑山位于六横岛中部,据当地村民回忆,2004年村里挖井时,距地表2~3米处发现大量船板、青花瓷片,村办公楼前挖虾塘时也出土过类似物件。根据此次踏访的考古队员们初步分析,岑山村原名涨家峧,地处临海港区沿线,面象山港,而旧时制高点岑家山把六横岛分成上下两庄,海水直达山脚,水路广阔,是古代船舶较为理想的避风、锚泊、候潮、补给地;随后明末清初岸线始退,后淤积成陆。因此该地疑似古代港口遗址,陆地淤积滩涂中或埋藏沉船及其他历史遗迹。
而在仰天村,村支书张全军拿着一个古瓷罐向考古队员一行介绍说,该罐是上世纪50年代村民从农田里挖出,至今不知此罐的年代、用处;前几年村民挖污水池时,也曾发现一排木桩及大量不规则石块。经考古队员初步判定,该村地下或有大量木石建筑。“如果有条件,我们将在今年下半年气候适宜的情况下,对双屿港遗存点进行地下勘探,在必要的时候进一步打‘探钩’取证。 ”考古队员们在考察后,兴奋地表示。
据介绍,随着国家“一带一路”战略的实施和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的推进,作为“海上丝绸之路”的重要节点,深入挖掘“双屿港”历史文化,打造国内外知名的海洋城市品牌,对六横推动港口经济发展、繁荣海洋文化具有重要意义。
据了解,2010年12月,六横就成立了“舟山市双屿港历史研究会”,宣传双屿港历史文化,开展学术研究活动,加强研究成果的利用和开发。去年10月,舟山群岛“海上丝绸之路”文艺创作研讨活动在六横举行,邀请省内外史学研究、文艺创作和产业发展方面的专家,交流研讨关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题材的文艺创作。今年4月,国家文物局水下遗产保护中心水下考古队来到六横,根据多年搜集的双屿港疑似点信息,利用浅层地剖面仪、多波束测量系统、侧扫声呐系统等对疑似海域进行了物探。
六横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,后续六横将通过推进“双屿港”申遗工作、保护性开发利用“双屿港”历史资源、启动建设一批融合“双屿港”元素的项目,打响“双屿港”历史文化品牌,并借助这一品牌,建设双屿港品牌新港城,打造海上丝路新驿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