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普陀山息耒小庄,工人施工时发现一根重达数百公斤的石柱,石柱上刻有三行小字。经现场勘查,该石柱系过去普陀山的一座祖师塔主碑。
石柱呈六边形,用料考究,太湖石质,底部有连接底座的榫头,局部有损。三面有刻字,笔力遒劲,其中一面为墓主名讳:皇清普陀堂上传临济正宗三十六世上以下仁政老和尚寿塔;其侧是嗣法门人名录:嗣法门人福因金伦 嘉林 显禅 显峙 显忂 证道 瑞祥 开源 藏海 松崖 显安显龄 显积 显融 显祥 云章 智来 忍德 宗源 定见 显镜 显立显行 显绍 显荣 仝和南拜 (和南,佛教用语,稽首、礼敬之意);再侧石刻:武林补绪堂孝徒洞玄孙梅谷百拜。
关于以仁政禅师生平,在道光十二年金陵文士秦耀曾《重修南海普陀山志》有载:“乾隆五十七年,任普济寺住持,募大铜钟及大铜锅各一,塔在园房内”,即现在息耒小庄所处区域。两百多年后,重见天日的以仁政祖师塔,为普陀山的佛教文化又增添了一件实物遗存,亦为一段历史见证。